HR转型做培训:找到“混乱”的开始
日期:2018-05-12 浏览

 主卧大玻璃看出去,下边是三号楼的楼顶,三号楼是一大片拉开来的高层,这一段只有十七层。

       昨天早上起床后,习惯性地往窗外看,几十米开外,楼顶立着的框架台上蹲着一只灰色的鸟。肩胛起伏,背颈耸动,抬起头的时候,几点白色的东西四散开来。在它扭头的瞬间,颈下闪出一抹灰白:

一只游隼。

       望远镜里,一只灰蓝色的鸟。一侧的翅膀打开,死死按在利爪之下,胸腔已经被掏开,开膛手不断从里面撕扯出鲜红的肉块。半米开外的平台上有一个小圆点——几乎是在看到的同时,我便意识到:那是被扯下的头。

       凶手再一次抬头的时候,一个棒状的东西甩了出去,一条醒目的蓝色标记瞬间明确了受害者的身份:一只家鸽。

       附近的小区有人养鸽子,这种标记就绑在鸽子腿上,然而这一只,再也无法回到那个熟悉的印象中。

       几分钟以后,死神抓起剩下的躯体一跃而起。受害者的一只翅膀靠着一点点筋膜连在残躯上,随风舞动,凌乱而无助。

       北风骤起,楼顶露台上只剩下斑斑血迹、几片被血肉粘住的绒羽,还有小小的头。

       没有人会在切开圆白菜的时候悲天悯人,但是这事儿和那事没什么本质区别:自然的构成在相互流动的时候总有自己的形式,从一个所在转移到另一个,无序而随机。砧板上的萝卜不会给我一记左勾拳,天台上的鸽子无力改变自己的肉体以最直接的方式成为另一个生命的一部分。

       这个轨迹会引发什么——在这种地方发现一个鸟头,短暂的纳闷便抛诸脑后的维修人员(或者其他什么人)、察觉鸽舍里少了一只鸽子的主人、不知多远的一棵树上大口吞吃血肉的雏鸟、还有凶案目击者的浮想联翩。鸽子当然不知道,它的头会默默地在一栋高大建筑的楼顶风干,其它部分会消失在和自己的幼鸟一样无助的雏鸟的喉咙中,它们和自己一样有羽毛,能飞翔,却粗野而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样,它也不会知道自己会被写进某篇文章里,并由此引向一个行业。

       培训是一个大得不得了的行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大半是在讲这件事。学校教育是传统的,这个词用得有道理。传统是个中性词,并不总意味着美好,所以继承传统的时候,要加上“优秀”做限定。传统意味着某些既定的东西,这和培训面对的事情不太一样。看起来教育和培训都是面对知识的行当,区别也还是比较明显。教育有既定的针对性,所以必然受到约束。它就像马路,接受教育的人就是车子,自然也就有平常和豪华之分。教育是强制性的,强制的目的是限制触碰底线的可能性,接受教育的人可能是个好公民,也可能杀人越货。这是他内在的问题,教育没法直接为此负责,但它可以引导人少干坏事:受教育的人知道对与错,能听懂什么是“可以”什么是“不可以”。教育解决的是发展的前提问题,至于发展的可能性,则更多地体现在培训领域。

       最低层次的培训用来解决问题,高一点的用来提高做事的效率,更高的是提高认识的效率,再高的是不再有效率……

       从这个角度上说,这就不是只有HR群体才会面对的问题。人是靠长处活着,不用翘脚就能拿到的长处就是经验——在这个问题上,多数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所经历的其他人都没有经历过。否则,人就很难有自信,也谈不到有胆量把自己晒出去晾晾。每个个体的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倒不必客气。只不过我们习惯把这种客观的差异视作长处,而不愿意看到它们被拷问。

       培训的领域里也有路,但从根本上,它是自然的领域,换个角度说,早在路出现之前,它就存在。培训面对的是本然的存在,虽然传统教育也在其中,但那是针对本然的一部分。教育的局限性恰恰在于其封闭的目的性,培训则应该是开放的。加上“应该”是因为群体的影响强大到足以轻易干扰任何一个个体的判断并使个体在意识中将局限设定为自然。在那些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培训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这并不是针对“目的”的问题,而是“目的”的范畴和本源问题——目的的生母及其合理性很少被关注,目的和认识往往脱节——这个现象会衍生出更多的目的,让多数人因此疲于奔命。从另一个角度,这解释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的模式如何形成,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成为创业家。培训产业发达的国家创业动机和创业认识大都很发达,仅有传统教育一家独大的国家就不具备这个特征。真实的发达不会只表现为形式上的繁荣和前赴后继的气势。

       对于希望转型从事培训行业的HR来说,这是首先要意识到的问题。当我们面对课越来越少、越讲越不好讲、课酬越来越不好提、观众品味越来越高的现实情形时,稍不小心就会掉进沸腾的红海无法自拔。如果是那样,HR所做的就只是从一个难受的圈子蹦进另一个难受的圈子,也许此难受比彼难受更难受。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打破HR拿死工资的局面,迫切希望让培训成为赚活钱的新路子的人来说,这是绕地球多少圈都绕不开的问题。

       HR并不是最顽冥不化的群体,但在抱着“专业”不撒手的群体里,不可谓没有代表性。对于一个鼓足了干劲向前冲的人来说,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如你所想,就是什么都知道点儿,却都浅尝辄止。整整一包纸里没有一张是干净的,都踩上了印迹,恰因如此,印迹格外显眼。

       2008年,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培训产业交流会,午餐会。

       靠门口的宴会桌前,灰头发年兄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大意是经验是培训师的看家法宝。这一点我是认同的,但凡是靠卖经验的,只要不挑,从500块/天到5000块/天的活儿不难找,只要嘴快腿快,不讲条件,钱就拿得爽快。这类培训人的问题是课酬很难提上去。显然,在培训人群里,这是下层群体。算笔小账,中间一点的培训人每天拿3.5万,5000一天的培训人要跑整整一个星期。区别在哪?看上去前者更像个体力劳动者?还有吗?

       隔着三个位置是汉服君。微微颔首。灰发兄难掩激动之情:

       “你看,这位老师肯定也有同感。”

       “有些道理,”汉服君微笑还礼。

       “不是有道理,这就是真理!”

       “言重了”,汉服君茶罢搁盏,“理一分殊,经验从经历中来,验证总不是先行的。实践价值肯定有,过于依赖经验论难免还是要掉进机械的框框。”

       灰发兄好像被滚烫的鸡蛋卡住了喉咙,满面潮红却无言以对。当通向探索真理的大门真的敞开时,挡住去路的往往是超越了热情的偏执。

       一罐上汤白菜端上来。

      “用的确实是高汤,”汉服君笑眯眯地舀了一汤匙,细品起来。

       诸君子纷纷举箸。

       圆场。

       话不在多,这人对中西方哲学的理解显然不是鸭子浮水。有理不在声高,底气毋庸渲染。跟高人坐在一起的时候,每句话都得有根。

       定位决定知识体系。知识这东西做不了假,有就是有,装不出来。

       还有比这更大的麻烦吗?有。

       工作不等同于事业,工作至少有两大类群:一类是自主型工作,另一类是非自主型工作。几乎所有的事业都源自自主型工作——至于针对这个判断的各种辩护,诸如“工作总得有人干”,“甘做铺路石子”云云,当然值得称赞,不过这些淡定大多只停留在更好的选择出现之前。对于那些对自己很有想法的人而言,更大的麻烦是泛知遇上非自主。如果在企业里找这样的群体,不止一个,但是如果与知识产业挂上钩,范围就一下子缩小到一目了然。

       培训可以作为事业,是因为知识和思维的传递从来都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人的发展,形影不离。这个事实是基于人之所以在这个星球上得以凸显,知识和思维活动有决定性的意义。非自主性工作很难产生个体的专属产品,培训产业恰恰相反,他必须以个体化的产品为基础才能够健康发展。这是另一个理解HR和培训是两个产业的角度。

       我们无法修补有裂纹的花瓶,想要完美地呈现出它的艺术,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粉碎,回炉重塑。花瓶之所以为花瓶,只是偶然为之,混凝土可以建便民厕所,也能建国际会议中心,还能建堡垒,混凝土没有不同,用途和形式不同。越是原子化可能性越大。当知识回归原始的平等,也才是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的面目。

       回到开头的那只鸽子。

       鸽子不是猛禽,猛禽要吃肉食。原理最简单,添枝加叶的便是现象。今天这场凶案在这里发生了,就在那一刻,全球有哪些地方在发生着类似的事,只是地点换在了枝头或者烟囱顶上?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有这个可能性。这个想法和前面的目击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后面这个“知道”不是用眼睛看到的,却被承认为“有可能”。这种力量之所以了不起,在于它源自“原理”,因而才得以帮助我们超越了“眼见为实”的感性判断。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围绕着“眼见为实”曾经爆发过多少恩怨情仇、激斗冲突、纠纷战乱!联结眼睛的是神经,连接世界的是存在,连接存在的是思维。超越感官的东西往往是最了不起的东西,它被称为原理,不管有没有人,它一直都在。

       人们经常说某些人“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说的就是超越感官应激的行为。至于超越的方法,那就原子化,也是形式上最笨的方法。对人来说,知识不可能是等价的,但是想要认识知识的不等价,必须先使之等价——在对客观世界缺乏认识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

       知识是人创造出来的,存在却不是,即使存在在我们眼中一定要表现为存在物才能被感知,也并不影响他们之间本就存在的联系——如果宇宙间有根绳子,你有足够的力气,拉起来的肯定是宇宙的全部,所有的事物都有关联,这是个本然的状态。人自以为是地划分了学科,煞有介事地把某些东西归为一类。但这只是为了以某种特定的体验(往往是从逻辑上尝到了甜头的体验)进行解释时,能够遭遇最小的阻力。办公桌上有个陶土杯子,你能想象它和北美洲的某棵树有什么联系吗?这个时候想想蝴蝶效应还是比较应景的。当然,除了事物本身,事物之间的关系之间也存在关联。

       把知识拉到同一个水平面上,马上发觉它们千差万别,貌似关联不大。多数人走到这里会服从本能的意愿:知难而退。人会本能地避开开阔的环境,因为没有现成的抓手,没有抓手就难以建立掌控感,没有掌控感就没有主动权,没有主动权就没有安全感,所以人们不喜欢。

       仔细看这个阶段,混乱出现了。

       对事物关系的不明朗必将导致认识混乱,对于接下来需要如何行动也就无所适从。一般情况下,人都会试图找到通往某种秩序的线索,这个过程始终浸泡在混乱中,这样的混乱会维持一段时间。让我们尝试用一个描述说明混乱的问题:

       一片广阔的水域,波光粼粼,耀眼生辉。水面上有各种漂浮物,琳琅满目,这是混乱的开始。水面下有一张巨大无朋的网,网并没有露出水面,只是在水面上连着一个个浮漂。当我们拉起其中一个的时候,其它的浮漂不一定会被一同拉起,但倘若拉起的浮漂越来越多,即使浮漂彼此之间的距离很远,也必然导致更多的没有被直接拉动的浮漂被一起拉起来。网的结构也便清晰起来。混乱本身是合理的,它有现象的特征,也就有无限的表现形式。从方便认识的角度来说,混乱是潜在秩序的外在表现,也是秩序的一部分,网的存在方式则是潜在的秩序。

       开篇的两只鸟和它们的行为都是混乱的,行为背后的自然机理——生命形态和彼此间的关联则是秩序。混乱不等于不可预知。这是面对现象和面对原理最大的区别。

       走进培训产业里的人大都面临着流行歌手一样的“过气”问题,很多人认为这是被过度包装以及时代潮流影响所致。事实却是,从走进这个产业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在面临过气的问题——哪个产业不是如此?

       知识有保质期,过气的原因大多在于人的认识过于瘦削,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后天营养不良。进入培训行业意味着知识的质与量不能再有限制,也就意味着认识的混乱必然是首先会遇到的问题。

       在一个领域的书中发现另一个领域的知识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样的书越来越多表明知识的扩展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交叉,不仅如此,那张潜在的网也在越绷越紧。

       学会潜水,或者发现更多的浮漂,两个方法都可以。

       对于没把追求放在地下室的人来说,关键是能不能忍得住“看不到未来”的混乱,从哲学的角度说,这就是量变的过程。量变就像在浓密的丛林中穿行,森林中央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在爬上足够的高度之前,我们看不到森林的全貌;至于森林和高山的全貌,要乘坐热气球才行,至于其它的东西,就要站在云端。这个旅程没有终点。

       设想,如果篇头的那些东西:鸟头、羽毛、楼顶、凶犯分别被收入一个幼儿眼中,他要到了解到诸多知识后才能理解这些东西是怎样联系着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线索,就是“猛禽会捕食其它鸟类”这一条。在这一条线索出现之前,所有的存在物在他的认识里都是混乱的。

       绝大部分人(这个字眼很难有用武之地)都是因为被脑海中臆想出来的庞大的“知识海洋”吓住,当然,对于除了手里拿着合同和钞票,其它一切行为都可以视为“没有用”的人来说,他们尤其重视“立竿见影、短期见效”,并且对自己对于“有用”和“无用”的判断深信不疑。有一种社会思潮是“唯有用论”,这种论调大多基于社会关系,比如由于某种外在利益的驱动使然。一个谈成了单子的职场人是有成就感的,只是他通常不会关注这种成就是基于关系的组织成就还是基于个体质能发展的个体成就。另一个让人放松警惕,搁置思考的原因在于“赞许”和“提成”是这种懈怠心的好伙伴。

       管理最令人满足的成就只存在于组织间的关系,控制是基于组织效率的行为。对于习惯被控制的人来说,这有违自然常识。于是,能把《管理的实践》和《植物化石》读出同样滋味也就有了另外一重意义。把工作做好是底限,它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能把知识拉平是发展的开始。发展只能是个体优先,在早高峰地铁上脚不沾地地移动和晚餐后自如地散步都是移动,但是从动机到效果都不一样。企业组织因其特殊性在这个问题上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使人很容易把在“特定环境下”的发展当成“基于个体条件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这个区别并不影响人的社会性。

       在知识产业里,没有人会为产地买单,这也就意味着,步入培训产业以后,即使客户是企业,也丝毫不能改变培训人本身的“孤立地存在”。而孤立地存在的第一步,就是直接面对认识上的“混乱”。

       中国培训产业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一直在传销、营销和媒体人的引领下在偏路上快乐地奔跑,不论是价值链的存在方式还是运转质量都很低。面对一个热闹了半天还没有步入正题的产业,大把的机会摆在面前。天下文章一大抄,你知我知他也知,抄袭剽窃的“寄生式”培训走不远;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见缝插针的“关系式”培训走不远;自主思考的闸门已经打开,靠耍嘴皮子忽悠人的“诈骗式”培训走不远;最有购买力的中年客户群越来越睿智,靠拉背景吃老本的“狐假虎威式”培训走不远……对投身培训产业的人来说,谁能忍受住认识的“混乱”并努力渡过初始化阶段,谁就会打开天光掩盖下那扇通往光明的路。不同的是,这是一条不花哨的正统之路,可以打上个性标签的名利双收之路。

欢迎供稿“职来职往®”栏目,投稿邮箱:support@jsdf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