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快速高效领会领导意图
日期:2021-03-09 浏览
周一早上,我汇报完工作,一只脚刚迈进办公室就听到“啪”地一声,一抬头发现王建脸色不好,情绪气愤地站在自己的办公室前,“这工作没法干了,想逼老子辞职,也不待这样的!......”

  一看到这种场面,我就知道王建肯定是又被领导批评了。从王建发泄的话语中,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上周领导给王建安排的工作,王建未完成。因为在交流中,两人不知道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王建所做的与领导要求的完全不一致。

  所以,当王建兴高采烈地去汇报自己的工作时,这才发现自己做的工作与领导要求的事项完全牛头不对马嘴。于是,就出现了办公室的一幕。

  其实这种工作任务领会不清,话意不明白的障碍,主要是因为两人在沟通中出现了交流不畅的问题。

  在生活、工作中,这种沟通不畅,无法应对的问题会经常出现。在面对这种难题时,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地应对呢?面对不同的场景,有没有什么有效的可行性处理办法呢?

  要想问题处理得两方都满意,就应该让问题两端的人达成共识。那么,如何在交流中理清对方的意图,准确明白沟通的要点?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结构化倾听的技能。所谓结构化倾听其实就是对有效信息的梳理,促使自己快速掌握沟通节奏。

  在沟通时,要想快速达成共识,首先我们必须有一个开放性的心态,能认真倾听对方的需求。然后再根据需求结合两方的认知,最后达成共识。

  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乔哈里窗。知道乔哈里窗效应的人都知道,它是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汉姆提出的一个模型。。

  它把人们的信息分为四个区域:人知、已知、不为人知、不为己知。

  一、人知。我知道,你也知道的信息,这个部分在沟通中属于共识区。我们的信息完全对称。

  二、己知。我知道,但你不知道的信息,叫你的盲区。

  三、不为己知。我不知道,但你知道的信息,叫我的盲区。

  四、不为人知。我们都不知道的信息,可能还有共同的盲区。这种信息在交流中属于很可怕的一类。

  当我们用开放性的心态减少沟通中的盲区时,沟通中的共识区就会扩大。从而也就能提升沟通效果。

  在职场上,因为我们的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年龄不同,立场不同。这种众多条件的不同,也就造就了我们所处场景的不同,盲区就会非常多。

  要想提升我们的交流效果,就必须扩大知道的范围,缩小不知道的区域。当我们消除了对方与自己的盲区,让人知的范围变大,就会扩大我们的共识区。

  为了拥有一个好的结果,在交流时,我们一定要注意4点:

  一、沟通过程保持开放性

  王建之所以没有按领导的意图来完成工作,就是因为他在与领导交流时,没有用开放性的心态进行沟通。让自己的意识与领导的要求求处于不为人知、不为己知的两张皮状态。

  有人说,开放性其实是一个操作系统。开放性=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所谓开放性,就是它既不是你一个人的表演,也不是木偶般的照做,而是让对方的思想、观点与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行交流。

  在开放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消除盲区,实现共识。

  二、少说“你”多说“我”和“我们”

  一般的交流高手,都知道“我”、“我们”在交流中的重要性。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即对一名客服人员的话术进行调查。

  当客户人员接到消费者说会员卡丢了时,A是这样回答“你挂失的这张会员卡会被深入调查,7天内给你回复。”

  B是这样回答:“我们会对这张会员卡进行深入调查,7天内给出回复。”

  结果同样的处理事情方法,得到的结果却截然不同,以A方式回答客户,有17%的人对客服不满意。还有14%的人不高兴。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你”字的使用。你能激发人的防御状态,引起他人的抵触。而“我们”则给人一种一个站队,一个共同体的感觉,能让人感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每说一段,都问一下对方的意见。

  有人说,在交流时,不停地提问对方的意见,是对对方的尊重,能提升对方的参与感。确实如此,但除了这个作用外,还有一个开放性功能。

  如果你有对话时,不时地说“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不知道你有什么见解?”“对于刚才我所说你有什么疑问?”等这些话时,是不是就能提升对方的主动性,减少不为人知、不为己知的盲区。

  这无形中就能促进共识的达成。

  四、使用“万能结尾”

  什么是万能结尾?有两个方面:

  1、“是个思路”。对于别人的意见,自己接受但不评价。因为这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个思维。

  2、有启发。这个结尾的主旨在于对自己的想象,不管这个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是经验还是教训。但结果都有启发。

  不管你是在职场上还是生活中,只要你能在交流中有效地保持开放性,多使用我、我们,适当询问对方的意见,最后再加一个万能公式,你肯定能完美地实现共识性沟通。
欢迎供稿“职来职往®”栏目,投稿邮箱:support@jsdf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