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史无前例的HR破产潮,正在来袭!
日期:2018-03-21 浏览

最近,我们在上海做一个项目,准备招一个HR经理,先把人员架子搭起来,于是发了招聘启示,应聘的人符合条件的很少,这不算什么,最令我吃惊的是:他们基本上个个都是要求年薪五十万以上。


放眼四望,诺大的上海,除去垄断国企/大牌的外企,再去掉正在被整顿的金融行业,给一个小小部门经理开出年薪五十万待遇的公司,能有几个?


我仔细查看了手里拿着这些人的简历,发现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很难找到特征化或定位非常精准的东西。


现在开始思考两个问题:


1:如果把名片上公司名字划掉,你还剩什么?


2:如果离开你所在的平台,你还能做什么?


有多少人已经处在个人破产边缘,却还不自知。他们要么靠所在的苟延残喘的机构活着,要么总以为自己换一个公司就可以度过危机。


却不知,一场专门针对白领的更大危机正在来袭!


不要看现在歌照样唱,马照样跑,舞照样跳。如果看不透这场大变局,等轮到淘汰你的时候,你连叫一声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对于HR来说,比企业"倒闭潮"更惊心的是人的"淘汰潮"。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需求被整齐划一,在某个阶段全世界都需要某种产品,而且产品也是标准化的。这时最好的赚钱方式就是实施"海量、单品"的发展战略,即:把很多人团结起来生产某一种产品即可,比如鸦片、石油、武器、日用品、手机等等,这就是公司的形成逻辑。


这个时候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能,需要在目标和行为上最大化一致,这就要去除"人"的差异化,把"人"机器化,变成千人一面。由上层的少数人发布命令,让下层的大多数人去执行,HR的工作也就非常简单、单一,也许形式上会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就是为了达到让人更好的为组织服务这个目的。


但是互联网时代到来了。


互联网可以精确、高效地将个体需求激发并对接个体的特长,以各尽其才、各取所需为驱动力,努力实现"多个服务个体"对接"多种个性化需求",让每位个体都能自我实现。HR会发现,90后员工越来越难管,正是这个原因,如果还是维持旧有的思维和方法的话,就已经无法管理90后员工了。


毫无疑问,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定制化水平越来越高,这种趋势演绎也会越来越快。


个体崛起,组织下沉,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大变革。于是,社会从金字塔形状变成了网状,与之相伴随的是HR自身“人”的升级:


过去: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我只要按照命令去做事。


现在: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发挥多大作用。


未来:我究竟是谁?我能为世界创造什么?


所以,“人”的主动性、独立性越来越强,可施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殊性,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十年光阴里经历“人”的三个时代特征。


最可怕的是,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人还是那个人。至少还有80%的HR总是在等待指令,太缺少主动性,这其实和坐以待毙没什么区别!


既然个体被明晰化了,未来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权力、利益,这才是真正的“三权分立”。


你要用你的长处去创造“权力”,然后你所得到的每一分“利益”,都对应你承担的每一份“责任”。


今后不会有人再告诉你,你该怎么做,你能接收到的信息最多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项任务。


世界要淘汰的,就是那批无力承担“责任”,而无度索要“权力”和“利益”的人,或者因为找不到自我,而无法定位的人。


中国经济升级分为三个阶段:


1:制造业升级——旧时工厂关门——部分工人回农村(推动农业升级)


2:服务业升级——吸纳了部分工人(比如快递员/送餐员/滴滴司机等等)


3:经济机构升级——传统企业倒闭——白领失业潮开始


那么,这些因企业转型而丢弃的白领该怎么办?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即不可能回农村,也不愿意从事服务业。


这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当工厂里的蓝领已经大规模的被机器取代的时候,再想想那些写字楼里那些整天重复做PPT的HR们,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还能安稳多久?或许下周、或许下个月,人工智能就可能夺走他们看似安稳的工作。


他们应对变化的抵抗力非常薄弱,一旦外界环境有变,而自己由看不透大局,被淘汰无疑。


出路在哪里?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救自己!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互联网工具极大的放大了每个人的能力半径,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各司其职。


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传统组织会在转型过程中遭受撕裂一般的剧痛,一部分人会因为适应不了这种变化而忿忿不平,他们会因为被沦落为泛泛之辈而倍感失落。

欢迎供稿“职来职往®”栏目,投稿邮箱:support@jsdfl.cn